联系人:张女士
邮 箱:hfseeds@hfseeds.cn
电 话:15333711698
地 址: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221号亿达三期46栋
盛夏的昭苏草原,连片的无芒雀麦绿浪翻涌。2025年7月22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一行深入这片“天马故乡”,从育种基地到万亩种子示范田,用脚步丈量草业发展新路径,在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中,为昭苏以无芒雀麦为核心的草业创新模式点赞。
从右至左依次为:张树振、梁庆伟、王延飞、靳瑰丽、刘忠宽、张新全、王玉祥。
天时地利,草种与土地的“精准适配”
昭苏独特的冷凉气候、土壤条件、无霜期短、年降雨量500毫米,与无芒雀麦精准适配,自然禀赋与无芒雀麦的特性完美契合,这一点得到专家组实地考察后的高度认可,被视为当地发展草业的天然优势。对于以马产业为招牌的昭苏而言,无芒雀麦作为“禾本科牧草之王”更是“刚需”。 马饲喂无芒雀麦后,肠胃舒适、耐力增强,饲喂后增膘速度快,孕马尿质量好,且能让马在赛事中表现更稳定。这些优势在座谈中被反复提及,充分体现了无芒雀麦在昭苏草业及马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右至左依次为:靳瑰丽、梁庆伟、王延飞、张新全。
多元发力,一条草链串起多重价值
特克斯河沿岸退化草原修复区,无芒雀麦凭借疏丛分蘖快速覆盖地表,根茎型根系固土保水能力突出,退化区已覆盖成绿色“地毯”。
山前平缓地带,超万亩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田极具价值,混播草地亩产提升约30%,干草粗蛋白含量超12%,盛夏绿紫相间的草浪成景观带,成为“农牧旅融合”的载体。
从右至左依次为:王玉祥、梁庆伟、刘忠宽、张新全、靳瑰丽、张树振。
科技赋能,从“土草种”到“产业链”
这里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作业,利于规模化种子生产,新疆思牧饲育种有限公司在此建成“新雀3号”无芒雀麦500亩原种田、1500亩种子高产田。“新雀3号”无芒雀麦是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披碱草无芒雀麦品种改良岗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整齐,分蘖多,具有抗旱、抗寒、耐贫瘠能力强等特点,可作为优良牧草用于人工草地建设、天然草地补播改良。该品种叶片多、饲草产量高、品质好。饲草可收获2-4茬,干草产量10-15 吨/公顷。初花期干草粗蛋白14.27 %、粗脂肪1.86 %、中性洗涤纤维51.72 %、酸性洗涤纤维31.68 %、粗灰分8.52 %。今年该品种推广混播饲草田8000亩,全力打造“昭苏雀麦之乡”,助力天马产业。
从右至左依次为:张树振、靳瑰丽、梁庆伟、张新全、刘忠宽、王玉祥、王延飞。
座谈中,专家组肯定了这一从“土草种”到“产业链”的发展路径,认为其实现了牧草种子供应的本土化自主可控,掌握了草业“芯片”,为全国草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昭苏经验”。